《DeepSeek-R1专用指令》
序言
本手册使用DeepSeek-R1深度思考模型来进行讲解。基于Deepseek的核心框架,为大家提供一套模块化、可操作的写作指南。通过详细解析标题、摘要、引言、方法、结果、讨论等关键部分的撰写要点,并结合实用的工具推荐,本文旨在帮助研究者高效完成论文写作,提升投稿成功率。
本文的重点!建议大家看一下它的思考过程,学习DeepSeek-R1的思考模式,一味地依靠AI终是得不到进步的,我估摸着DeepSeek也深谙这个道理,所以特意展示出了思考过程,正所谓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.
1、标题 (Title)
指令:提供研究的核心内容、关键词和创新点。生成能够精准概括研究内容的论文标题
示例:
“请帮我生成一个关于‘基于 Transformer 架构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研究’的论文标题,要求简洁且突出创新。”
指令细化:除了核心内容,还可根据目标期刊的风格偏好(比如倾向于呈现研究过程的 “研究型标题”,或者直接点明研究成果的 “结论型标题”)来创作标题。
示例:
“请帮我生成 3 个备选标题,要求:1. 包含关键词‘Transformer’‘多模态融合’‘情感分析’;2. 突出创新点‘引入对抗训练增强模型鲁棒性’;3. 符合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》的标题风格 (严谨、突出技术贡献)。”
2、摘要 (Abstract)
指令:提供研究的背景、目的、方法、结果和结论的简要描述。
示例:
“请帮我写一个摘要,内容包括:1. 背景 (社交媒体发展使多模态情感分析需求增长);2. 目的 (构建更精准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);3. 方法 (基于 Transformer 架构进行多模态数据融合,采用对抗训练优化模型);4. 结果 (模型在多数据集上准确率显著提升) 和结论 (模型具有良好应用前景)。”
指令细化:明确规定摘要各部分内容的字数占比(例如背景占 20%、方法占 30%、结果占 40%、结论占 10%),使摘要内容更具结构性和规范性。
示例:
“请帮我写一个 300 词的摘要,要求:1. 背景:当前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在复杂场景下性能受限;2. 方法:利用 Transformer 的自注意力机制融合文本、图像和语音模态,结合对比学习增强特征表示;3. 结果:模型在跨领域数据集上 F1 值提高 35%,泛化能力增强;4. 结论:该方法为多模态情感分析提供了有效途径。”
3、关键词 (Keywords)
指令:提炼出与研究紧密相关的核心术语,反映研究的关键领域、主要方法以及应用场景等重要方面。
示例:
“请帮我列出 5 - 6 个关键词,涵盖深度学习、多模态、情感分析、Transformer 和对抗训练。”
指令细化:避免与标题完全重复,全面覆盖研究所属领域、采用的技术手段、应用的实际场景等多个维度。
示例:
“请从以下内容中提取 5 个关键词:自然语言处理、计算机视觉、跨模态学习、注意力机制、情感识别。”
4、引言 (Introduction)
指令:详细阐述研究开展的背景信息,当前存在的问题,研究的具体目的以及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。
示例:
“请帮我写一个引言部分,内容包括:1. 社交媒体数据爆发式增长带来的情感分析需求;2. 传统情感分析方法的局限;3. Transformer 架构在多模态融合中的优势;4. 本研究的目的和创新点。”
指令细化:按照特定的逻辑脉络(如 “领域现状 - 现存问题 - 研究应对策略”)来组织引言内容,使其逻辑更加清晰、层次更加分明。
示例:
“请帮我写引言,结构如下:1. 第一段:介绍社交媒体的发展趋势以及情感分析的重要性 (引用 3 篇高被引综述);2. 第二段:分析现有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在模态融合和抗噪声方面的不足 (引用 2 篇关键论文);3. 第三段:阐述 Transformer 架构在处理多模态数据方面的潜力及面临的挑战;4. 最后一段:本研究的目标 (构建鲁棒的多模态情感分析 Transformer 模型) 和创新点 (创新的融合策略 + 对抗训练优化)。”
5、材料与方法 (Materials and Methods)
指令:全面且详细地描述实验的设计思路、所使用的材料信息、具体的研究方法以及数据的分析处理方式。
示例:
“请帮我描述以下内容:1. 多模态数据集的收集与预处理方法;2. 基于 Transformer 的模型架构设计;3. 模型训练的优化算法和超参数设置;4. 模型性能评估指标和实验对比方案。”
指令细化:分模块描述 (如数据处理、模型设计、实验设置),使研究方法部分更加系统、清晰。
示例:
“请帮我完善方法部分:1. 数据:社交媒体多模态数据集 (来源、规模、包含模态),数据清洗和标注方法;2. 模型架构:Transformer 模块的层数、头数,多模态融合层的设计;3. 训练:使用的优化器 (如 AdamW) 及其参数,学习率调整策略;4. 实验设置:划分训练集、验证集和测试集的比例,对比模型的选择。”
6、结果 (Results)
指令:对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和结果进行全面、细致的整理与描述,确保能够清晰呈现研究的成果。
示例:
“请帮我整理并描述以下结果:1. 模型在不同数据集上的准确率、召回率和 F1 值;2. 模型在对抗攻击下的鲁棒性表现;3. 消融实验分析各模块对模型性能的影响。”
指令细化:按照合理的逻辑顺序(如 “模型训练过程 - 最终识别结果 - 对比实验分析”)来排列数据,并准确标注图表引用,增强结果呈现的逻辑性和可读性。
示例:
7、讨论 (Discussion)
指令:提出研究结果背后的原因,与已有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,指出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合理的展望。
示例:
“请帮我写一个讨论部分,内容包括:1. 模型性能提升的原因分析;2. 与现有多模态情感分析研究的对比;3. 本研究的局限性 (如模型计算资源消耗大);4. 未来研究方向 (如探索轻量级模型架构)。”
指令细化:在与已有研究对比时,详细分析数据差异,对可能存在的矛盾点进行深入解释,并尝试提出合理的理论假设。
示例:
1. 与文献相比,本研究模型在跨模态泛化能力上的优势 (对比 2022 年 Li 等人的工作);2. 模型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性能波动的可能原因 (如模态不平衡);3. 局限性:未充分考虑模态间的时序信息;4. 未来方向:结合时序建模技术优化模型。”
8、结论 (Conclusion)
指令:精准提炼研究的主要发现,对研究内容进行全面总结,突出研究成果的重要价值和意义。
示例:
“请帮我总结以下内容:1. 基于 Transformer 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的有效性;2. 模型的应用价值和潜在应用场景;3.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。”
指令细化:避免简单重复研究结果,重点强调研究成果的普遍适用性和对相关领域的推动意义。
示例:
“请总结:本研究提出的模型为多模态情感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,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在复杂场景下的应用,未来可进一步探索其在实时情感分析中的应用。”
9、致谢 (Acknowledgements)
指令:明确列出在研究过程中提供过帮助的个人、机构,或者给予研究资助的来源。
示例:
“请帮我写一个致谢部分,感谢我的导师在研究思路上的指导、实验室同学在数据收集上的帮助、提供计算资源的机构以及资助本研究的科研基金。”
示例:
请为本科毕业论文“[基于XX方法的XX问题研究]”撰写致谢部分。要求如下:
1.导师致谢 :表达对指导教师[导师姓名]的感谢,感谢其在学术指导、研究方法、论文撰写等方面提供的宝贵意见和帮助。
2.同学致谢 :感谢在研究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支持的同学,包括讨论交流、实验协助等。
3.家人致谢 :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,表达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家人的鼓励和帮助。
4.其他致谢 :感谢任何其他个人或机构的帮助,如实验室提供的研究条件、资助项目的支持等。
5.语言风格 :语言应诚恳、简洁,避免过于华丽的辞藻,表达真实的情感。
10、其他模块
1、图表和附录
指令:设计并提供需要插入论文的图表以及相关数据,确保图表能够直观展示研究结果,数据准确、完整。
示例:
“请帮我设计以下图表:1. 模型架构的示意图;2. 不同训练阶段模型损失值变化曲线;3. 模型在不同数据集上的混淆矩阵表格。”
2、参考文献
指令:收集并整理在研究过程中引用的文献资料,按照 SCI 期刊的格式要求进行规范排版。
示例:
“请帮我整理并格式化参考文献,引用最近 5 年关于 Transformer、多模态情感分析和深度学习的研究,确保符合 SCI 期刊的格式要求。”
请为本科毕业论文“[基于XX方法的XX问题研究]”生成参考文献部分。要求如下:
1.文献来源:参考文献应包括但不限于学术期刊文章、学术书籍、会议论文、学位论文、官方网站等。确保所引用的文献与论文主题紧密相关,并且是领域内的权威文献。
2.格式规范:参考文献的格式需符合[具体引用格式,如APA、MLA、Chicago等]。请确保每条参考文献的格式一致,包括作者姓名、文献标题、出版信息、页码等必要信息。
3.文献排序:参考文献应按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。如果文献没有作者,则按文献标题的字母顺序排列。
4.文献内容:每条参考文献应包含以下内容:
作者:作者的姓名,格式为姓氏在前,名字在后,中间用逗号分隔。如果有多个作者,用“和”或“&”连接最后两位作者。
文献标题:文献的标题,如果是书籍,用斜体表示;如果是期刊文章,用引号括起来。
出版信息:包括出版年份、出版地、出版社(如果是书籍);期刊名称、卷号、期号、页码(如果是期刊文章)。
其他信息 :如DOI号(如果有)。
示例:
期刊文章:张三, 李四. (2023). 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信号增强技术研究.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, 60(3), 456 467.
书籍:王五. (2022). 人工智能导论. 北京: 清华大学出版社.
会议论文:赵六, 周七. (2024). 一种新的语音降噪算法. In 2024年国际信号处理会议 (pp. 123 132). IEEE.
学位论文:孙八. (2023). 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信号处理研究 [博士学位论文]. XX大学.
官方网站:国家统计局. (2024). 中国统计年鉴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stats.gov.cn/
请根据上述要求生成参考文献列表,并确保每条参考文献的格式准确无误。
3、投稿信
指令:围绕研究的核心亮点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与目标期刊的契合度,撰写一封能有效向期刊编辑推荐论文的投稿信。
示例:
“请写投稿信,强调本研究:1. 解决了多模态情感分析在复杂场景下准确率低的问题;2. 首次将对抗训练与 Transformer 架构结合用于多模态情感分析;3. 符合期刊‘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交叉领域’的收稿范围。”
4、补充材料
指令:提供能够支持研究的补充实验数据、详细的研究方法步骤、额外的分析结果等材料,增强研究的可信度和完整性。
示例:
“请帮我整理补充材料,包括详细的模型训练代码、额外的实验结果图表和数据集详细信息。”
5、回复审稿意见
指令:针对审稿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,制定详细的回复策略,并撰写回复稿件。
示例:
“请帮我撰写回复审稿意见的稿件,针对每位审稿人的意见逐条回复,并说明我们如何修改论文以回应这些意见。比如审稿人指出模型泛化性验证不充分,回复中说明增加了更多跨领域数据集测试,并补充相应实验结果到论文中。”
6、敲定选题和研究问题
指令:基于你的学术领域进行探讨和分析决定论文的选题和问题
示例:
“基于【XX领域】的学术前沿与理论空白,明确研究选题、研究边界与核心问题的学术价值及创新性。”
“请考虑【领域】内的热点问题和未解决的学术空白,请确保问题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。再基于当前研究趋势和挑战,提出几个具有潜在研究价值的选题。”
“以【学科领域】为核心,融合当前社会趋势,给出10个具有深入探讨意义的硕士毕业论文题目,每个题目附带约250字的选题意义解析。”
7、搜集文献等资料
指令:针对论文选题进行搜索和检索论文文献,筛选出内容和提炼关键信息
示例:
“针对已明确的【论文选题】,利用国内外权威数据库进行检索,筛选近5年内的相关文献,并整理出10篇核心文献的详细信息,涵盖作者、标题、发表期刊、年份、摘要及关键词。”
“通过权威数据库系统梳理相关研究,建立理论框架并定位文献研究脉络与缺口,要求每部分至少引用5篇权威文献,并附上每篇文献的核心观点。”
“针对【选题领域】,检索最新的行业报告和政策文件,筛选出5份重要资料,提炼其中与论文选题紧密相关的关键信息和数据。”
8、研究方法和设计
指令:结合研究的目标和问题进行方法解决
示例:
“结合研究目标选择实证/质性方法,设计科学的数据采集、处理与分析验证方案,确保能够收集到有价值的数据。”
“聚焦于【研究问题】,详细阐述访谈法的实践流程:如何科学地设计访谈提纲以覆盖关键信息点,如何精心挑选访谈对象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,如何进行高效且深入的访谈记录,以及怎样系统地整理与分析访谈结果,从而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发现。”
“以[论文选题]为实例,明晰案例分析法的操作精髓:如何精挑细选合适的案例以支撑研究论点,如何全面收集案例资料以构建研究基础,如何深入剖析案例以揭示内在逻辑,以及如何精准总结案例结论以提炼研究成果。”
9、设计论文大纲
指令:遵循你的论文选题生成一个详细的论文大纲
示例:
"遵循“问题-方法-结论”逻辑,构建模块化章节布局与假设验证递进路径,包含以下部分:研究背景与意义、文献综述研究方法、数据分析与结果、讨论与建议。要求每个部分详细列出子标题,并附上每个子标题的核心内容概述。"
“基于【论文选题】,构建一份本科毕业论文大纲,包含引言、正文、结论等部分,正文部分至少设置三个章节,每个章节要有明确的标题和简要内容描述。”
"以【论文选题】为核心,精心构建一份文科毕业论文大纲,着重强调理论深度与逻辑严谨性。正文部分遵循问题提出、深入分析、有效解决的逻辑脉络进行精心组织,以展现研究的系统性和条理性。”
10、生成论文初稿
指令:基于论文的大纲等内容进行生成论文初稿
示例:
"基于论文大纲内容,按学术规范整合数据与文献,完成理论推导、实验分析及结论论证的完整表述,确保论文结构合理、内容全面且符合学术规范。"
" 撰写[论文选题]的引言部分,内容涵盖研究背景、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的简要介绍。字数控制在800字左右,确保内容精炼且信息全面。"
"针对[论文选题],撰写文献综述章节。全面梳理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,深入分析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。字数约为2000字,确保综述内容详实且具有前瞻性。"
11、论文改写以及润色
指令;基于的初稿进行进一步的改写以及对论文进行润色
示例:
"基于论文初稿进行格式审查,多维度校验逻辑一致性、数据准确性与学术语言规范性,提升论述严谨性与行文流畅度。"
“对我提交的[论文初稿]进行格式检查,依据学校或期刊的格式要求,指出格式上的不规范之处并提供修改建议。”
“围绕[论文初稿]中的图表和数据,审查其规范性和准确性,检查图表标题、数据标注等是否清晰明了,提出修改建议以提升图表的可读性。”
12、封面模板
指令示例:
请为我生成一份本科毕业论文的封面,格式要求如下:
学校名称 :[XX大学]
学院 :[XX学院]
专业 :[XX专业]
论文标题 :[基于XX方法的XX问题研究](标题需加粗)
作者姓名 :[张三]
学号 :[20210001]
指导教师 :[李四教授]
提交日期 :[2025年6月]
封面格式要求:
学校名称、学院、专业、论文标题、作者姓名、学号、指导教师、提交日期需依次排列,信息对齐正确。论文标题需加粗显示。封面整体格式清晰,布局合理。
13、目录模板
指令示例:
请为我生成一份本科毕业论文的目录,论文主题为“[基于XX方法的XX问题研究]”,目录应包含以下部分,并确保格式清晰、层次分明:
1.封面(无需具体内容,仅列出标题)
2.摘要(包括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)
3.目录(自动生成,列出各章节标题及其页码)
4.第一章 引言(包括研究背景、研究目的、研究意义、研究方法)
5.第二章 文献综述(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、研究空白与问题)
6.第三章 研究方法(详细描述研究设计、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)
7.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(展示研究结果,并进行分析讨论)
8.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(总结研究成果,提出研究贡献与局限性,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)
9.参考文献 (列出论文中引用的所有文献,格式符合学术规范)
10.附录(如有需要,包括研究中使用的数据、图表、程序代码等补充材料)
要求:各章节标题需使用合适的层级格式(如1.、1.1、1.1.1等)。目录中的页码为示例,实际页码需根据论文内容调整。
14、附录
指令:
请为本科毕业论文“[基于XX方法的XX问题研究]”生成附录部分。附录应包含以下内容:
1.附录标题:每个附录应有清晰的标题,如“附录A:研究数据”、“附录B:程序代码”等。
2.研究数据:如果适用,提供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数据集,包括数据来源、数据结构和数据样本。
3.程序代码:如果适用,提供研究中使用的程序代码,包括代码的说明和运行环境。
4.调查问卷:如果适用,提供研究中使用的调查问卷,包括问卷的设计和问题。
5.补充图表:如果适用,提供研究中使用的补充图表,如实验结果的详细图表、数据分布图等。
6.其他补充材料 :根据需要,提供其他对理解论文内容有帮助的补充材料,如实验设备说明、研究过程中的笔记等。
要求:
1.附录内容应清晰、有条理,避免过多重复正文内容。
2.如果附录内容较多,可以分多个附录,并按顺序编号(如附录A、附录B等)。
3.每个附录应有简短的介绍,说明其内容和用途。
4.确保附录中的数据和代码等材料准确无误,可复现研究结果。